top of page
34FFEAEC-72ED-423B-B0B3-4D0FFD4A8FF4.jpg

何謂金繼

金繼(金継ぎ,Kintsugi)、金繕(金繕い,Kintsukuroi),以金子去承繼、以金子去修繕;兩者都有人說,我個人比較喜歡「金繼」一詞,接下來將以此稱呼。

 

金繼修復,源自於日本的古老技術,將破碎的陶瓷器物修復成比原先更為美麗和珍貴的藝術品。這種技術不僅僅是物理上的修復,更是一種文化和哲學的體現— “物哀”與“侘寂” —象徵著破碎與重生之間的美麗平衡。

為何而繕

物品會拿來修繕的目的,不外乎:

物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價值

物品與擁有者之間,有著無法取代的情感和獨特意義

 

如此,就有了修復的必要性。

金繼的由來與文化價值

起源於15世紀的日本,相傳有一位將軍打碎了他心愛的青瓷釉茶碗,於是派人將茶碗寄回中國,希望能夠找到相同的替代品。恕不知,青磁釉燒的茶碗是非常獨特的存在,當時唯一能做的,就是用金屬釘固定修復*(註1)。待送回將軍的手裡時,將軍一看,覺得實在是太醜了,便請日本的匠人為他想想辦法。匠人們也不負所望,研究出用「漆」將碎片黏合,並在裂痕的漆線上撒上黃金粉。就這樣, 「金繼」的技術由此誕生。

 

*註1: 為中國早期的一種陶瓷修復工藝,稱之「鋦瓷」;用以固定修復的金屬釘,稱之為「鋦釘」。

物哀

感嘆世間萬物的短暫與無常。透過金繼修復感受「物的哀愁」,每一道裂痕都在提醒對破損物品的珍惜,對過去的經歷表達感謝和尊重;讓情感延續,讓物品的價值得以延長。

侘寂

「完美的破碎、殘缺的美」。金繼這種技術並不試圖隱藏破損的痕跡,而是通過金粉或銀粉將裂痕變成美麗的部分。這再再體現了日本的「侘寂」(wabi-sabi)美學,擁抱不完美和接受無常;亦象徵人在經歷挫折和困境後,依然能夠重生並且變得更強大而珍貴,從中看見生命的韌性與美麗。

金繼可修復之物品

漆器、陶瓷器、玻璃。(目前僅提供漆器和陶瓷器修繕服務)

修復過程

準備工作​

 

以陶瓷為例,將碎片清理乾淨,確保沒有灰塵、油脂和其他雜質,以便後續的粘合和修復。

開始修復

​​

  • 麥漆黏合:使用天然漆調製出如麥芽糖般的“麥漆”塗抹在裂縫處後將碎片拼接起來,這種漆具有強大的粘合力,能夠牢固地將碎片固定在一起。

  • 靖漆補欠:依裂縫的大小下去調製“靖漆”裡頭的材料來填補縫隙及缺角。有時過大的缺口,則需要木工幫忙切割相對應之木塊來補足。

 

  • 黑漆描繪:用天然漆之黑呂色漆描繪裂縫處,在於填補靖漆難撫平的細小縫隙,也能回補些微凹陷。

 

  • 上弁柄:天然漆之弁柄漆具有優秀的防水性、耐酸鹼、耐高溫、不易脫落的特性,當最後一道描線再適合不過,不上金銀粉乃有古色之美!而作為金屬粉末的黏著劑更具強大的附著力。

 

  • 灑金:等到一切就緒後,可依照物件修復後的使用程度或個人喜好,選擇金粉、銀粉、金箔、銀箔、錫粉、錫箔等等做裝飾。例如:修復食用器皿,(強烈)建議用純金粉、純銀粉,耐用度比金、銀箔高,且食用時較無疑慮;修復觀賞型古物,用金、銀箔雖光澤不及粉末來得精緻,卻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 

  • 打磨拋光:最後使用日製漆器的三和呂色磨粉 對著裂縫處拋光,拋出金屬獨有的光澤。

 

每一個步驟結束後,都需靜置在漆器乾燥時,所需條件常溫(25~28°c)、高濕(60~80%) 的環境,且避免曬到陽光,方能產生硬化反應;每一次的乾燥過程可能需要數天到數個禮拜,須依當下的氣溫和濕度做判斷。

56F70E81-695B-413E-87BF-E9C5E8E10D25.jpg

© 2023 by Lilly Wu. Once in a blue moon by Wix
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